巩固拓展脱贫成果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巩固拓展脱贫成果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
广西贵港市:躬耕沃野闯新路 现代农业绘新景

时间:2022-03-10 18:12:41来源: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:姜佳坤 罗宇萍

春雷响,万物生。在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,基地里的早春蔬菜新鲜水灵,养殖场内的鸡鸭成群猪满圈,田间地头农户春耕忙……浔郁大地处处涌动着春潮,孕育出勃勃生机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,我市始终把农业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“稳压器”,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、农民富裕富足。我市粮食连年丰收,肉、禽、蛋、奶、水产品供给充足,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,广袤田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。  

微信图片_20220310182628.png

▲桂平市社步镇桂鸿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正在喂牛。(彭薏摄)

——147.9万吨,粮食再获丰收  

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: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19.85亿元,同比增长10.11%;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1元,同比增长10.6%。粮食播种面积413.32万亩,产量147.9万吨;产出各种时令蔬菜232.67万吨;全市生猪出栏322.08万头,同比增35.24%;家禽出栏5972.43万羽;肉类总产量37.60万吨,同比增21.45%;牧业产值117.20亿元,同比增18.22%。  
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近年来,我市多措并举为粮食安全筑下坚强防线。持续加强耕地撂荒治理,落实耕地保护“田长制”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。全力以赴抓好防灾减灾,抓住有利天气增雨抗旱,保障粮食生产用水。及时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,落实防灾减灾措施。严格落实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全面提高蔬菜、肉类等“菜篮子”产品保供调控和提质稳市能力。  

为抓好畜禽生产,我市大力推广“铁桶”养殖模式,加快生猪复产。同时,运用“物联网+畜牧”模式,促进养殖智能化转型升级,全市规模猪场的机械化比例达90%以上。创新智能化楼房养猪模式,破解了养殖用地难题,该模式在全区、全国推广应用。  

微信图片_20220310182402.png

▲覃塘区石卡镇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反季节小龙虾正式上市。(梁棋摄)

——35万公斤,稻虾共生获双赢  

随着天气转晴回暖,又到了投放虾苗的好时节。近日,覃塘区黄练镇富硒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呈现“水上春耕”忙碌有序的画面,工人们正在往水田里搬运、投放一箱箱虾苗。去年,该镇积极谋划建设超千亩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,在张团村、葵新村、潘陈村成功流转土地1200亩。目前,该基地已成功投放5000多公斤虾苗。  

去年,市委、市政府把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作为乡村振兴、产业兴旺的重点工作,利用我市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,发展反季节小龙虾养殖,实现“稻渔结合、一水两用、一田多收、稳粮增效、粮渔双赢”,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间实现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0万亩,鲜虾年产量7.5万吨以上、鲜虾销售收入产值37.5亿元以上,同时带动二产三产融合发展,实现稻虾“百亿”产业,打造“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”。  

目前,全市稻虾综合种养土地流转面积14万亩,招商引资已签约种养面积12万亩,已建成稻虾田面积7.56万亩。今年1—2月份的商品虾销售量为35万公斤,全市小龙虾鲜虾销售产值1750万元。我市培育了“贵港富硒小龙虾”区域品牌,并成功举办第三届广西稻渔丰收节活动暨“贵港富硒小龙虾”区域品牌专题发布会。全市水产品产量累计约20.94万吨,同比增长3.97%。  

——57.3万吨,特色水果提质增效  

我市立足本地优势,除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,还进一步推动特色水果产业提质增效。我市加快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,调优水果种植结构,加强技术指导服务,夯实全年水果丰产基础,特色水果示范区与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。我市“平南石硖龙眼农产品特色优势区”获得国家级认定,平南石硖龙眼核心示范区、桂平麻垌荔枝核心示范区、桂平闽航火龙果核心示范区获得自治区认定,建成县级水果示范区6个,乡镇级示范园25个,村级水果示范点200个。  

去年,全市水果产量57.3万吨,同比增长13.33%。其中,荔枝产量7.43万吨,同比增长11.55%;龙眼产量8.01万吨,同比增长15.49%。已落实荔枝品改基地217个,完成品改面积38582亩,已落实龙眼品改基地240个,完成品改面积24530亩;柑橘种植面积由2020年的12.93万亩增到14.99万亩。

微信图片_20220310182607.png

▲贵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分装中药包。(梁棋摄)  

——22.5亿元,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  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,把中医药复兴和传承提升至国家战略,并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政策推动。我市因势利导乘势而上,抓机遇、扬优势、补短板,奋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  

目前,我市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合计50多万亩,产量12.95万吨,产值22.5亿元,涵盖穿心莲、肉桂、八角、山药、葛根、艾草、藿香、佛手、橘红、魔芋等品种。全市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超万亩的有肉桂、八角、山药、穿心莲、葛根、天冬等,其中穿心莲4.2万亩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全国第一;肉桂20万亩、八角10万亩、山药5万亩、葛根2万亩、天冬1万多亩。全市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68个,其中300亩以上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53个,总面积7万亩。  

我市通过招商引资,让修正药业、石家庄药业等国内百强药企落户贵港。我市坚持龙头企业带动,延伸拓宽产业链条,如贵港市百草园穿心莲种植合作社,长期与冠峰药业进行深层次合作,中草药原草、中药材初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销售,均按照一定比例分红,形成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合作利益联结机制,有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组织化发展。  

我市把穿心莲、天冬、泽泻、魔芋等列为重点发展产业,推广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,提高经济效益,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,实行产业化经营,打造中药材品牌,力争到2025年,全市优质中药材栽培面积达70万亩。其中中草药种植面积20万亩,标准化种植面积达80%以上,产品精深加工达90%以上,实现年产值25亿元。  

贵港人民勤劳踏实、敢为人先,四季穿梭忙碌,躬耕沃野田畴,收获春华秋实,满怀希望,用实干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产业发展新篇章。


总监审姚卜成
监 审韩世雄
 
责任编辑林凡建
标签经验交流    
观察思考

广西贵港市:躬耕沃野闯新路 现代农业绘新景

时间:2022-03-10 18:12:41

来源:中国乡村振兴网

作者:姜佳坤 罗宇萍

春雷响,万物生。在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,基地里的早春蔬菜新鲜水灵,养殖场内的鸡鸭成群猪满圈,田间地头农户春耕忙……浔郁大地处处涌动着春潮,孕育出勃勃生机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,我市始终把农业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“稳压器”,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、农民富裕富足。我市粮食连年丰收,肉、禽、蛋、奶、水产品供给充足,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,广袤田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。  

微信图片_20220310182628.png

▲桂平市社步镇桂鸿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正在喂牛。(彭薏摄)

——147.9万吨,粮食再获丰收  

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: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19.85亿元,同比增长10.11%;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1元,同比增长10.6%。粮食播种面积413.32万亩,产量147.9万吨;产出各种时令蔬菜232.67万吨;全市生猪出栏322.08万头,同比增35.24%;家禽出栏5972.43万羽;肉类总产量37.60万吨,同比增21.45%;牧业产值117.20亿元,同比增18.22%。  
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近年来,我市多措并举为粮食安全筑下坚强防线。持续加强耕地撂荒治理,落实耕地保护“田长制”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。全力以赴抓好防灾减灾,抓住有利天气增雨抗旱,保障粮食生产用水。及时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,落实防灾减灾措施。严格落实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全面提高蔬菜、肉类等“菜篮子”产品保供调控和提质稳市能力。  

为抓好畜禽生产,我市大力推广“铁桶”养殖模式,加快生猪复产。同时,运用“物联网+畜牧”模式,促进养殖智能化转型升级,全市规模猪场的机械化比例达90%以上。创新智能化楼房养猪模式,破解了养殖用地难题,该模式在全区、全国推广应用。  

微信图片_20220310182402.png

▲覃塘区石卡镇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反季节小龙虾正式上市。(梁棋摄)

——35万公斤,稻虾共生获双赢  

随着天气转晴回暖,又到了投放虾苗的好时节。近日,覃塘区黄练镇富硒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呈现“水上春耕”忙碌有序的画面,工人们正在往水田里搬运、投放一箱箱虾苗。去年,该镇积极谋划建设超千亩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,在张团村、葵新村、潘陈村成功流转土地1200亩。目前,该基地已成功投放5000多公斤虾苗。  

去年,市委、市政府把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作为乡村振兴、产业兴旺的重点工作,利用我市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,发展反季节小龙虾养殖,实现“稻渔结合、一水两用、一田多收、稳粮增效、粮渔双赢”,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间实现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0万亩,鲜虾年产量7.5万吨以上、鲜虾销售收入产值37.5亿元以上,同时带动二产三产融合发展,实现稻虾“百亿”产业,打造“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”。  

目前,全市稻虾综合种养土地流转面积14万亩,招商引资已签约种养面积12万亩,已建成稻虾田面积7.56万亩。今年1—2月份的商品虾销售量为35万公斤,全市小龙虾鲜虾销售产值1750万元。我市培育了“贵港富硒小龙虾”区域品牌,并成功举办第三届广西稻渔丰收节活动暨“贵港富硒小龙虾”区域品牌专题发布会。全市水产品产量累计约20.94万吨,同比增长3.97%。  

——57.3万吨,特色水果提质增效  

我市立足本地优势,除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,还进一步推动特色水果产业提质增效。我市加快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,调优水果种植结构,加强技术指导服务,夯实全年水果丰产基础,特色水果示范区与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。我市“平南石硖龙眼农产品特色优势区”获得国家级认定,平南石硖龙眼核心示范区、桂平麻垌荔枝核心示范区、桂平闽航火龙果核心示范区获得自治区认定,建成县级水果示范区6个,乡镇级示范园25个,村级水果示范点200个。  

去年,全市水果产量57.3万吨,同比增长13.33%。其中,荔枝产量7.43万吨,同比增长11.55%;龙眼产量8.01万吨,同比增长15.49%。已落实荔枝品改基地217个,完成品改面积38582亩,已落实龙眼品改基地240个,完成品改面积24530亩;柑橘种植面积由2020年的12.93万亩增到14.99万亩。

微信图片_20220310182607.png

▲贵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分装中药包。(梁棋摄)  

——22.5亿元,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  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,把中医药复兴和传承提升至国家战略,并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政策推动。我市因势利导乘势而上,抓机遇、扬优势、补短板,奋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  

目前,我市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合计50多万亩,产量12.95万吨,产值22.5亿元,涵盖穿心莲、肉桂、八角、山药、葛根、艾草、藿香、佛手、橘红、魔芋等品种。全市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超万亩的有肉桂、八角、山药、穿心莲、葛根、天冬等,其中穿心莲4.2万亩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全国第一;肉桂20万亩、八角10万亩、山药5万亩、葛根2万亩、天冬1万多亩。全市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68个,其中300亩以上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53个,总面积7万亩。  

我市通过招商引资,让修正药业、石家庄药业等国内百强药企落户贵港。我市坚持龙头企业带动,延伸拓宽产业链条,如贵港市百草园穿心莲种植合作社,长期与冠峰药业进行深层次合作,中草药原草、中药材初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销售,均按照一定比例分红,形成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合作利益联结机制,有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组织化发展。  

我市把穿心莲、天冬、泽泻、魔芋等列为重点发展产业,推广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,提高经济效益,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,实行产业化经营,打造中药材品牌,力争到2025年,全市优质中药材栽培面积达70万亩。其中中草药种植面积20万亩,标准化种植面积达80%以上,产品精深加工达90%以上,实现年产值25亿元。  

贵港人民勤劳踏实、敢为人先,四季穿梭忙碌,躬耕沃野田畴,收获春华秋实,满怀希望,用实干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产业发展新篇章。


总监审:姚卜成
监 审:韩世雄
责任编辑:林凡建

推荐阅读
相关文章
专题专栏
联系我们|网站介绍|管理团队|欢迎投稿|杂志订阅|网站声明|
主管: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:《中国乡村振兴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:中国乡村振兴网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:100028 投诉电话:(010)59195820
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
京ICP备2022015544号-1
主管: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:中国乡村振兴网
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
京ICP备2022015544号-1